眼下,招工难已成为制约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生产要素之一。为了摆脱靠大量劳动力发展的老路子,近年来,位于千石工业区的温州海洋五金有限公司逐渐挣脱制造环节的局限,将生产外包代工,改而向“微笑曲线”两端的研发和营销发力,从而使传统行业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在常人的印象中,五金饰扣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,但是在温州海洋五金的生产车间,却看不到大批员工手工操作的场景,两条闲置的流水线被改造成了两个人工操作平台,只有三三两两十来个工人在进行包装、喷光、点钻、夹针作业。公司负责人陈海燕告诉记者,公司从2008年开始便给生产减负,一线多人,但是产值却不降反升,提升了近两倍。
陈海燕介绍,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,海洋五金的业务规模迅速扩张,而受场地限制,其生产规模远远跟不上订单进度。业务和生产的矛盾,迫使陈海燕思考突围之道。而五金装饰扣行业的低、小、散现象,让陈海燕看到了从中整合、突围的方向。“如果我不找一条出路,就以现有的厂房去生产的话,我可能就会失去很多客户。与其这样,金年会娱乐平台登录还不如利用外面的力量,整合外面的资源,成为自己的资源。”陈海燕说。
经过对行业的了解和分析,陈海燕决定将生产外包,包括各道零散工序外包以及成套外包。为控制质量,她实行定点加工,和加工点建立长期的供应关系,让各个加工点的负责人“化身”公司的管理人员,并派技术人员对各加工点进行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培训,并进行全程巡检。同时,公司开始裁员,实行优胜劣汰制,劝退了一部分员工。在不断的调整中,员工越来越少,到今年年初,公司员工精减至90多名,仅为原来的三分之一。
目前,海洋五金公司约有60%的生产订单都交由同行企业代工生产。在选择贴牌加工的厂家时,陈海燕的要求相当严格,一是产品质量要好,二是企业要诚信,三是交货要及时。
采访中,陈海燕还告诉记者一个有趣的现象,由于企业精简员工,有几名管理人员离职后,也办起了五金饰扣厂,并成为海洋五金公司的贴牌加工企业,“因为他们比较了解公司的质量体系,给他们加工的话,我们可以省心很多。”
从转型升级中尝到甜头的陈海燕又有了新的打算。她告诉记者,公司还将投入巨资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,引进全自动化设备,使制造环节能从原来的向“人工”要效益转向向“机器”要效益,通过效益的提升消化日益增长的生产成本。记者 黄琴琴
永嘉县融媒体中心旗下媒体平台广播:FM 102.2电视:永嘉新闻综合频道报纸:今日永嘉网站:永嘉网微信公众号:中国永嘉、永嘉视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