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薪播火,致敬初心。《薪传百年》栏目以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为主要背景,围绕“党史与中国新闻业”这一主题,从新闻史里的经典人物与报刊出发,择取人物篇与报刊篇两部分,共温往昔印记,找寻历史榜样。
光明日报 于1949年6月16日在北平创立,是中央主办,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思想文化大报。《光明日报》初由中国民主同盟主办。、周恩来、朱德、等同志都为《光明日报》创刊题词。
光明日报现已发展成为全媒体的现代化报业集团,在全国设有37个记者站,在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派有常驻记者,报纸发行量达100多万份。
创刊伊始,《光明日报》就将其宗旨和目标定位为:党和政府联系知识分子的桥梁和纽带,要将其建设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。在《光明日报》创刊号上,首任总编辑胡愈之在《团结一致建设民主新中国》中就报纸言论与新闻方针,提出了“负责的态度”“服务的精神”“建设的批评”和“忠实的报导”四点申述。
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,扶持知识分子成长成为《光明日报》的重要使命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在关注个体命运的同时,《光明日报》也把视线对准了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焦点,在舆论浪潮中成为指明灯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《光明日报》也紧握时代脉搏,根据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要指示,将广大知识分子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。
《光明日报》创刊以来,为党紧密联系和激励知识分子,发挥知识分子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起着积极的作用。《光明日报》从一份派机关报发展为党中央主办、中宣部代管的全国性重要党报,成为“”。
1949年1月北平解放,时有报纸26家。1949年5月14日下午,民盟总部在北京饭店举行第11次会议,商讨接手、改造《》的事宜,会议通过决议将报名定为《光明日报》,同时决定5月16日正式接收报馆,社址仍用原《》西长安街的社址。一切准备就绪之后,6月16日新报出版,由民盟总部所主办的新中国第一张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派机关报——《光明日报》于北平横空出世。
《光明日报》创办之时就将主要读者定位为广大的知识分子。报道内容除了重要的国内外时事之外,主要是有关知识界的各种情况。1952年4月,全国新闻工作会议明确规定:《光明日报》以文教工作的宣传报道作为报纸的中心内容。此后,文教工作的宣传报道内容每期几乎占1/4的版面。加上《光明日报》拥有诸如包括郭沫若、费孝通、范文澜、翦伯赞、茅盾、老舍、巴金、梅兰芳、程砚秋、俞伯平、沈从文、钱伟长、谈家桢、苏步青、丁石孙、、陈毅、董必武等史学家、文学家、艺术家、科学家、革命家大批著名的精英作者。
1953年1月,《光明日报》改由各派、全国工商联联合主办。1966年12月24日,报社同志用毛主席1963年1月9日手书《满江红·和郭沫若同志》一词中的“光明日报”四字制成报头,将所制的版样送请毛主席审阅后,于1967年元旦开始使用,此后沿用至今。
1978年《光明日报》总编辑杨西光对《光明日报》进行改版,使之成为以宣传科学、教育为主的文化战线月,《光明日报》明确为和主办。1993年,总编辑徐光春提出了改革报纸宣传的十二个转变,其中一切的关键是实现“变科教文报为综合性报纸”。1994年8月,党中央批准光明日报社为中央直属事业单位,是中央宣传部代管的新闻机构,《光明日报》成为全国性重要党报。
“真理标准问题”的大讨论,是《光明日报》70年历程中最熠熠生辉的一页。1978年6月2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说:“实事求是,一切从实际出发,理论同实践相结合,这是思想的出发点。”1978年5月10日,在主持下,中央党校内部刊物《理论动态》第60期发表了《实践是检验线日,《光明日报》以特约评论员的署名转发了这篇文章。文章说,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,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,从而否定了“两个凡是”的观点。文章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,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,在此后半年多的时间里,全国各地主要报刊都刊登了这方面的大量文章。
金年会官方网站首页入口
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的思想为人民所接受和肯定。这场大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运动,被公认为现代中国“三次最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”之一,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。
《光明日报》创刊于1949年6月16日,是我国经过了30年的解放运动,打垮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,推翻了的政治,取得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后的重要刊物之一。它是中央主办的立足知识界、面向社会的全国性、综合性党报,是党和政府联系知识分子的纽带和桥梁,是广大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。
《光明日报》坚持面向知识分子的独特定位、体现以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理论为宣传重点的鲜明特色,发扬知识密集性、理论前沿性、学术探索性的传统风格,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。
创刊以来,《光明日报》以其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、敏捷权威的报道风格和高雅清新的个性品位,赢得了海内外广大读者的青睐。《光明日报》把握正确导向,保持积极、进取的发展势头,贴近现实生活,贴近读者。其在报道内容和版面安排上也不断改革出新,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清新活泼的生活气息,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。
大半个世纪以来,《光明日报》放眼国家大局,立足知识界、 服务知识界,在党的领导下联系团结知识分子的宗旨,始终未变,致力于构建“知识分子精神家园”的追求,从未懈怠。在时代的洪流中,我们的耳边始终回响着共和国开国领袖的谆谆勉励:团结起来,光明在望!
[2]左志新,李笑萌.与共和国同行 在新时代闪耀——写在《光明日报》创刊70周年之际[J].传媒,2019(11):14-16.
[3],词条“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”历史意义:党和政府联系知识分子的纽带,广大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.